中新网北京12月6日电 (记者 徐婧)北京共有古树名木4万株。6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召开主题为“保护古树名木 共创生态北京”的古树名木保护研讨会,就北京古树的历史与文化、古树名木常见保护、复壮等技术问题与对策等进行讲解和交流。
在北京这座“古树之都”,树龄超过3500年的“九搂十八杈”是全市最古老的柏树。此外,怀柔汉槐、门头沟“帝王树”、太庙“朱棣手植柏”、中山公园“辽柏”、北海公园“唐槐”“白袍将军”等古树名木不胜枚举,古树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精彩纷呈。
研讨会上,相关单位分享了东城海运仓古树社区、门头沟椒园寺古树乡村、顺义牛栏山一中古树校园、香山公园翠微亭古树保护示范区建设经验。与会人员实地考察了香山公园翠微亭古树保护示范区。这是香山公园建成的首个古树保护示范区,对67株古树实施了112项保护措施,设置了10块科普牌示,让游客们对古树保护有了更深入、更科学的认知,进而提升了人们保护古树、守护生态的意识。
近年来,北京古树及生境整体保护试点建设逐步趋于成熟。2021年以来,北京市持续打造了密云“九搂十八杈”古树名木主题公园、房山上方山古树保护小区、东城东四三条、西城鼓楼西大街古树街巷、昌平康陵古树乡村、海淀八里庄街道世纪新景园古树社区、顺义牛栏山一中古树校园等多种类型的古树名木及生境整体保护试点。
今年,北京进一步提高科学管理和保护水平,让更多古树焕发活力,留住千年古都的历史记忆。逐步实施市、区古树名木保护规划,“一树一策”加强濒危衰弱古树名木抢救复壮。兼顾古树名木保护与市民民生福祉,严格把关试点规划和实施方案,因地制宜,在古树保护范围周边设置宣传栏及与人居环境整体风貌一致的护栏、休憩设施等,促进人树和谐,开展东城海运仓、西城双旗杆古树社区、密云巨各庄古银杏主题公园、通州潞河中学古树学校、大兴前辛房古树乡村、怀柔红螺寺古树保护小区等试点建设35处。
北京还将古树名木与文物古迹、历史文化内涵相结合,让市民更易亲近古树名木,实现从“外”到“内”的整体提升,让更多市民了解、爱护古树,讲好古树故事。(完) 【编辑:钱姣姣】
中新网呼和浩特12月6日电 (记者 张林虎)“真心感谢公安民警,帮我完成了46年的期盼,解开了困扰我46年的心结。”临别之际,武军(化名)向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公安局二份子派出所赠送了锦旗表示感谢。
“警察同志,我想帮助我的祖父完成一个心愿。”11月初,下过雪的武川县二份子乡银装素裹,风尘仆仆的武军来到二份子派出所,如是对民警说道。
武军一家住在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1977年,他的祖父因家境贫困,无力抚养5个孩子,不得已将小儿子过继给他人抚养,之后逐渐与收养孩子的家庭失去联络,只知道大致在武川县二份子乡境内。
“老人现在年逾八旬,身体状态每况愈下,十分思念自己的小儿子,唯一的心愿就是能与分别多年的小儿子再见一面,希望派出所民警可以帮助寻找。”武军说。
图为武军为民警送来锦旗。 武川县公安局供图
了解情况后,民警根据武军提供的信息,迅速开展工作。警方一方面与二份子乡各村委会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寻找符合条件的中年男性;另一方面通过查询户籍档案、入户走访调查寻找线索。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11月25日,民警在入户走访过程中了解到,村民兰某某与武军要寻找的人员基本条件相符。随后,民警与武军取得联系,核实了亲属关系,在征得双方同意后安排见面,最终双方成功认亲。
12月5日,武军携妻子专程来到二份子派出所,将一面写着“人民警察为人民,寻亲之恩永难忘”的锦旗送到民警手中,对民警的认真负责和暖心帮助表达谢意。
“46年了,我们终于找到了亲人,特别激动、特别开心,特别感谢公安民警,谢谢你们让我们一家人能够团圆。”武军说。
至此,一场跨越46年的寻亲之旅画上了圆满句号。(完)